榜樣在身邊——“立足崗位、解放思想、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事跡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張雨薇不覺得忙,近日在浙江參加培訓的她抽空學習了各行業領域的最新文件、執法案例等。作為省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處長,張雨薇閑不下來。


(資料圖)

為什么閑不下來?“因為每分每秒,經濟社會都在運轉發展,被稱作‘經濟體檢’的審計工作,自然也得‘同步進行’。”雖然自稱為“審計人”,但對于自己目前所負責的工作,張雨薇覺得“經濟體檢勤務員”更為具體貼切。

“經濟體檢”涉及面廣、事項繁多,從中“拎出”重大事項第一時間請示報告,以更好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將審計專業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等,是張雨薇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之一。“按照‘客觀全面、準確完整、規范有序’的要求,對報送事項逐一明確‘報什么、怎么報、誰來報、報哪里’,省委審計辦秘書處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確保及時全面報告重大事項。”

不僅負責報送,還要負責督辦。張雨薇說,省委審計辦秘書處還負責對全省各級黨委審計委員會及成員單位相關工作開展督查督辦,對此,她和同事健全細化省委審計委員會關于審計重要事項和重要情況的督查督辦清單,實行動態跟蹤、專項督查,確保各項督查督辦事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地見效,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談及審計監督,張雨薇打開了話匣子:“可以說審計工作的‘屬性’之一就是監督,因此‘經濟體檢’也可以理解為‘經濟監督’,對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地方、部門和單位的審計監督權無一遺漏、無一例外,形成常態化、動態化震懾。”

掛職澄邁縣審計局局長期間,張雨薇對近年來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了《屢審屢犯問題的提示清單》和《審計常用定性表述及適用法規向導》,對潛在的不良苗頭和有害傾向預警防范,促進財政支出提質增效、規范管理;開展鄉村振興政策落實和資金績效審計,揭示了澄邁縣高標準農田“非農化”和“非糧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不達標、扶貧產業效益不佳等問題,助力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經濟體檢”不僅重在查病,更為了“治已病、防未病”。“治已病”,張雨薇與同事們共同建立健全審計整改工作體系,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人大政協、組織人事、司法機關、行政監督的協作貫通,綜合運用“回頭看”、現場督查等多種形式,確保審計整改成效。“防未病”,張雨薇在全國首創縣級內審派駐制,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在澄邁縣設立8個派駐內部審計監督指導組,對重點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發揮內審“第一道防線”作用。

審計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與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組成了張雨薇工作的“整篇文章”。而閑不下來的張雨薇還在不斷學習豐富自己工作“文章”的內容和內涵。

“今年省審計廳將圍繞自貿港封關運作重大政策、重點項目和壓力測試等,開展審計常態化‘經濟體檢’,護航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張雨薇說,自然資源管理是其中的一項關注重點,她在朋友圈轉發了《自然資源全領域基本知識全集(2023版)》《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等文章,“先留存,再好好學習研究。”

(海南日報海口6月20日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