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3月28日晚間,現代牧業、中國圣牧、原生態牧業三大奶牛養殖企業公布了2022年業績,均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與2022年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原料奶價格下行有關,未來三大企業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財報顯示,2022年,其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增長73.7%;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5.62億元,同比下降44.8%。
同為蒙牛投資入股的另一家奶牛養殖企業中國圣牧財報也顯示,2022年,其實現營收33.36億元,同比增長7.8%;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4.16億元,同比下降11.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被飛鶴控股的奶牛養殖企業原生態牧業財報顯示,2022年,其實現營收20.9億元,同比增長17.66%;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2284.1萬元,同比下降85.45%。
可見,三大奶牛養殖企業都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此外,數據顯示,現代牧業毛利率由2021年的36%下滑至2022年的26.6%,中國圣牧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35.7%下滑至2022年的31.9%。
乳業分析師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作為大型牧場,下游乳企對其收奶較為穩定,這使得三大奶牛養殖企業都可以實現營收的穩定增長。不過,2022年,原材料價格上漲推高了奶牛養殖行業的成本,同時,原料奶價格穩中有降,擠壓了三大奶牛養殖企業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不久前發布財報的另一家奶牛養殖企業澳亞集團同樣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財報顯示,澳亞集團營收同比上漲7.8%,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下降77.6%,毛利同比下滑25.7%。
澳亞集團解釋稱,公司毛利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料奶平均售價降低、原料奶與肉牛業務產生的飼料成本增加等原因。
一位青島地區的牧場主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自去年10月以來,原料奶價格出現下行趨勢,而奶牛養殖的飼料成本又在不斷上漲,這擠壓了養牛企業的利潤空間,很多小型牧場主的日子并不好過。
不過,三大奶牛養殖企業的畜群規模、產奶量等指標都實現了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現代牧業在國內投資及營運合計共41個牧場公司,飼養40.54萬頭乳牛,同比增長14.6%;每頭成乳牛的平均年產量達12.2噸,同比增長8%;總產奶量達236萬噸,同比增長46.6%。
同期,中國圣牧牛群規模同比增長11.3%,成乳牛單產同比增長2.4%,有機原料奶銷量達45.8萬噸(占整體原料奶銷量的72%),同比增長15.9%。
原生態牧業發布的報告顯示,其2022年的原料奶銷量為41.14萬噸,同比增長10.6%。之所以增長,主要是由于成母牛畜群規模擴大,以及每頭母牛的年平均產奶量增加。
對此,宋亮認為,一方面,農業農村部主導推動牧場行業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大型牧場加速擴張;另一方面,大型牧場都在努力通過提高單產來降低成本。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2022年2月印發的《“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100萬噸左右,百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5%左右。
現代牧業表示,預計到2025年,公司奶牛存欄可達到50萬頭以上,爭取年產鮮奶360萬噸。宋亮認為,今年,雖然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原料奶價格仍處于下行通道,再加上終端對原料奶的需求疲弱,這幾家奶牛養殖企業仍面臨較大的壓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