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侯紅麗
嚴冬時節,北風凜冽,寒氣似刀。夜里,新疆準噶爾盆地腹部滴西天然氣田溫度已低到-27℃,在DXHW146井,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70515鉆井隊的一場夜戰正在上演。
DXHW146井是一口采氣井,當前井深4575米。夜班的任務是往井內下入壓力管串,最后試壓完井。這是需要班組全員上陣協作配合的大型作業,班前會上,安全監理董剛逐項對大家進行了風險提示。
井場周圍夜色濃濃,井架上的燈把鉆臺照得亮如白晝,自動“貓道”把一根管柱從地面舉到12米高的鉆臺門口,井架工蔣克應、凈化工張嘉偉和內鉗工阿里木江·巴吐爾一起把它扣在游車的吊卡上,三人呼出的哈氣在空中繚繞,帽檐上、圍脖上都是白霜。
這次下壓力管串的工藝復雜,整個過程預計需要5天,雖然完井在望,但大家依然謹慎。班組員工們早早給鉆臺、機房、泵房、循環罐區的設備穿好“冬裝”、做好防凍保護,加密對關鍵要害部位的巡檢次數,確保設備運轉可靠,冬季施工萬無一失。
此刻,大漠戈壁之上天幕暗沉,亮著燈的井場好像威風的海上艦船,載著鉆井工人掀起了一場與風雪搏擊、與時間賽跑的奪氣熱潮,他們齊心協力向最后的目標發起沖刺,為千家萬戶守護一個溫暖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