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海南日報記者 李豌

“每年挑揀完檳榔就開始包粽子,我一年能賺四五萬元。”6月14日,位于定安縣嶺口鎮的海南道順智廣有限公司粽子加工廠里,該鎮大塘村脫貧戶王姑一邊和工人們加班加點制作粽子,一邊和海南日報記者說道。

王姑還有另一個身份——海南道道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檳榔廠挑揀工人。每年七月到次年一二月,是檳榔集中加工、上市的時間。那段時間,王姑每個月能賺六七千元。但在早些年,檳榔上市期一過,王姑就沒法在廠里務工,只能在家務農,偶爾打打零工。

“檳榔是季節性產業,過去我們的廠房每年有半年處于閑置狀態,浪費了空間資源。加上企業需要‘多條腿走路’,避免產業單一化的風險,我們便想到了一個法子。”海南道道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傳欽介紹,結合市場需求,他和朋友在原有的檳榔廠房中,共同成立海南道順智廣有限公司,開始制作售賣定安粽子并推出專屬品牌。

“定安粽子美譽度高,市場需求量大,同時當地制作粽子的原材料較為豐富,給我們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周傳欽說,如此一來,不僅為檳榔廠探索出一條高效經營、產業轉型的道路,也為原本檳榔廠的員工增添了一份增收保障。

“今年根據訂單制作了20多萬個粽子,預計總產值240余萬元。”海南道順智廣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智說,目前粽子加工廠有60余名工人,其中40余名是從檳榔廠員工中招募而來、10余名為脫貧戶,根據不同工種,單日工資為200元到500元不等。今年以來,已采購嶺口鎮180多萬張本土種植粽葉、500頭黑豬、15萬個鴨蛋。

“我負責打包粽子,每天收入有200元左右,算算賬一個月能賺6000元左右。”王姑笑著說。

類似的改變還發生在定安縣嶺口匯龍檳榔加工廠。自2020年起,每年端午節前,該廠將閑置廠房租賃給粽子生產企業,在收取租金的同時,也讓檳榔廠的員工有了新的就業機會。租賃方、海南東鈴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秦文玲介紹,每年租賃一個月,期間可生產粽子約60萬個,產值可達500余萬元,招募本地工人約100名。

嶺口鎮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檳榔產業是該鎮的重要產業之一,全鎮種植檳榔2萬余畝,檳榔環保加工企業13家。近年來,該鎮積極探索檳榔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推動檳榔廠將閑置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推動粽子工坊、肉牛養殖、智慧農業大棚等基地產業發展,以多元化的產業結構降低檳榔產業發展風險,為百姓開拓更多增收新路。

(本報定城6月16日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