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周月光


【資料圖】

近期,海南省多個農業現場會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召開,現代化的農業基地讓與會者眼前一亮。樂東爭當產業轉型升級趕超者,以科技賦能推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傳統農業正加快向現代農業邁進。

超常規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冬季瓜菜是海南特色產業。如何推動冬季瓜菜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樂東進行了大膽嘗試。

今年初,樂東在利國鎮建立豇豆病蟲害“防蟲網+”示范點320畝,有效防控豇豆薊馬、斑潛蠅等害蟲和農藥殘留超標發生,實現豇豆綠色生產提質增效。

1月16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同中國農科院、全國農技中心、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召集廣東、福建等5個省區植保工作者和全國相關科研教學單位,在樂東舉辦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安全用藥培訓班。

2月27日,全省豇豆生產綠色防控工作現場會在樂東召開,總結推廣樂東經驗。

植保專家指出,樂東探索利用“防蟲網+”技術,實現豇豆綠色生產,對熱帶瓜菜轉型高質量發展具有啟示意義。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漁業轉型“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的決策部署,樂東積極行動。

去年3月,全省首座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在樂東龍棲灣投產,同年11月,起網首批漁獲75萬斤。今年2月,全省第二座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在樂東投產。農業農村部日前公布第八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樂東龍棲灣普盛海洋牧場榜上有名。今年2月22日,全省深遠海養殖產業現場會召開,與會者乘船到龍棲灣普盛海洋牧場參觀學習。

畜牧業如何轉型升級?樂東也在超常規推進。

樂東正在建設年出欄30萬頭生豬生態養殖基地,配套建設年生產飼料24萬噸的飼料廠和年屠宰生豬20萬頭的屠宰廠,以及肉類食品加工廠等,推動全產業鏈轉型發展。樂東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樂東傳統豬場小而散,去年全縣生豬出欄18萬頭,該生豬生態養殖基地計劃今年7月投產,屆時樂東生豬產業將實現質的飛躍。

推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轉型升級,樂東還充分利用南繁科研育種優勢,培育引進一批新奇特水果:引進新品種荔枝“桂花香”,使海南荔枝收獲期提前一個月;成功試種新品種無花果“紫鉆”,一改國內無花果種植只有夏秋季結果的歷史。

科技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樂東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邁進,走的是科技創新驅動的路子。

樂東普盛海洋牧場快速發展,依托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單位,研發水下物聯網技術、水下視頻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覆蓋全牧場的私有5G網絡、智慧海洋牧場陸上指揮中心等。投產的兩座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都搭載智能漁業養殖系統,具備自動投餌、魚群監控、水質監測等現代化漁業生產功能,被譽為“智慧海洋牧場”。

樂東正在建設的年出欄30萬頭生豬生態養殖基地,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可自動喂料、自動飲水、機械清糞、負壓通風、自動調溫等,做到“畜禽良種化、設備自動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環保無害化、信息標準化”,對養殖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和數據收集,實現自動高效、安全環保的智慧養殖。

橡膠產業連續多年在低位徘徊,而位于樂東的橡膠加工企業——海南象元實業有限公司卻逆勢增長,產值從2019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22年5.2億元。該公司負責人說,在樂東相關部門支持下,公司成立研發中心,根據廠家需求生產定制產品,實現全年滿負荷生產。

樂東以爭當產業轉型趕超者為切入點,主動對標先進,外引深圳知名產業機構,內聯本土種業“專精特新”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建成海南首個熱帶農產品數字交易平臺,去年12月運行以來累計實現交易額5.75億元。

據介紹,該平臺將充分利用RCEP與海南自貿港政策的疊加效應,構建海南自貿港集“產—供—銷—服”于一體的熱帶農業全產業鏈流通大平臺,打造海南“數字化、科技化、產業化”農業循環發展模式。

樂東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樂東黎族自治縣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樂東黎族自治縣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管理辦法》等,激發企業研發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去年,樂東全社會研發投入同比大幅增長,謀劃建成一批民辦非企業科研機構,全縣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家。

近日,樂東與省科技廳簽訂框架協議,共同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工作,雙方將在推動創新型縣建設、培育科技人才隊伍、促進區域科技聯動、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支持著名院校落地、打造特色產業亮點、拓展海洋漁業業態、實施精準科技招商、落實民非企業入庫、加強科技創新宣傳等10個方面的協同聯動,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協同推進創新驅動。

樂東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抓廳縣協同推進科技創新機遇,大力推進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加快建設創新型縣,加快樂東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發展的步伐,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海南日報抱由3月8日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