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離開時記得帶走垃圾哦……”3月5日,在美舍河畔,幾位熱心居民正在自發“護河”。他們來自瓊山區鳳翔街道桂林社區護河志愿服務隊,對河岸兩側進行衛生巡邏和清掃、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是該志愿服務隊的主要工作。


【資料圖】

像桂林社區護河志愿服務隊這樣的社區社會組織,在??谶€有很多。截至去年底,??诶塾嫹趸鐓^社會組織265家,服務人數190萬余人次。海口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各級社工站,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和政策宣傳,依托各社區和社工站積極培育社區社會組織,讓社區居民真正做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角,推動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2月28日,桂林社區護河志愿服務隊在美舍河沿岸巡邏。??谌請笥浾?蘇弼坤 攝

社區居民當主角 激發公共事務共治活力

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小細胞,社區社會組織則是凝聚基層合力的重要載體。

“今天我們學做編織杯墊,要從裁剪開始,再到用料到編織,要一步一步學習編織技巧……”3月4日上午,在瓊山區府城街道鼓樓社區,一場草編公益活動正在舉辦。現場,青橄欖手工坊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張淑玲手把手地教在場居民草編要點。

青橄欖手工坊志愿服務隊是由該社區和社工站在日常公益活動中培育出來的一支社區社會組織,如今該志愿服務隊不僅在鼓樓社區開展草編活動,還深入到其他社區,帶動不同社區居民共同學習草編手工藝。

“我們社區開展的草編公益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也帶動我們認識了更多社區居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日前,在瓊山區鳳翔街道桂林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桂林社區居民孔煥榮一邊編織草編花籃一邊說。

如今在???,社區社會組織不僅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文化活動,還成為凝聚社區居民合力、引領居民參與社區各公共事務管理的內驅動力。

3月4日,在府城街道鼓樓社區,居民與孩子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編制草帽。??谌請笥浾?孫士杰 攝

“咱們這個組織,就是特地為海口的‘候鳥’老人們打造的第二個‘家’。大家不僅要互幫互助,還要去幫助更多人,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3月1日,在美蘭區新安社區居委會,58歲的宋奉孺介紹,她在2021年創立了童心“候鳥”老人服務中心,兩年多來該服務中心不斷發展壯大,不僅為更多“候鳥”老人找到“歸屬感”,也讓越來越多人感受到來自社區社會組織的暖心善意。

在該中心帶動下,“候鳥”老人積極參與社區各項公共事務。進小區為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去餐廳和網吧勸導市民禁煙……在轄區內,只要是適合“候鳥”老人身體承受能力的工作,在各街巷、小區、學校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還建立了一個近30人的微信群,群內聚集了不同小區的“候鳥”老人。宋奉孺每次發出志愿服務征集通知,總能快速獲得大家的支持和響應。“我們每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總能收到不少市民的認可與鼓勵,這不僅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也為社區治理增添了一份活力。”宋奉孺說。

服務功能多元化 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近日,記者走進龍華區大同街道大同里社區,只見道路平整干凈、綠植生機盎然,平日里不起眼的石墩上繪有“波波椰”“叮當貓”等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圖畫,為社區增添了亮麗的風景。據悉,石墩披上“新裝”,是大同里社區實施煥新計劃的一部分。該社區聯合高校繪畫特長志愿者、社區青少年志愿者和轄區兒童參與,開展社區環境改造。

“美化后的石墩讓人眼前一亮,每次經過都感到很溫馨,感受到社區文化創意的美好。”居民鄭海娃說,平日里社工經常會組織手工體驗、愛心義診等各類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質。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谝枣偅ń郑┥绻ふ緸槠脚_,加強社工服務機構能力建設、加大社工人才培育力度、加快社區社會組織培養,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截至去年底,??谝言O立市級社工服務指導中心1家,區社工總站4家,鎮(街)社工站43家,43個鎮街社工站每站配備3名社工組成專業服務隊伍,累計孵化社區社會組織265家,服務人數190萬余人次。同時,做實“黨建+”文章,引導社會組織主動融入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

3月2日,瓊山區首屆社會組織年度展示活動在區文化館廣場舉辦。??谌請笥浾?蘇弼坤 攝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谏鐓^社會組織隊伍在不斷增加,但社區社會組織整體發展欠均衡,目前存在志愿公益性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發展類社會組織相對較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針對困難群體的關注度不夠、部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服務的主動性不足、帶頭人難挖掘等難題。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3+2)負責人、海南省友善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理事長陳丹認為,部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服務的主動性不足,帶頭人難挖掘。同時,社工、社會組織在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方面的專業能力也不足。

破解培育孵化“難” 健全社區社會組織管理機制

作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重要抓手之一的社區社會組織,如何破解培育孵化難題?

陳丹認為,政府應加大對社區社會組織的正向宣傳和引導,同時應做好社區社會組織制度和必要資金保障。

“要針對社區展開對社區社會組織詳細的調研,只有詳細了解社區的問題和居民的需求,后期才能確定社區社會組織的孵化方向和服務方向。”市人大代表、??谑芯G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李金龍建議,還應搭建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平臺,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活動場地、咨詢、培訓、備案、資金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健全社區社會組織管理機制。在社區、街道制定不同層面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社區社會組織的管理工作。依托專業性強的社區社會組織,通過挖掘社區能人、搭建組織架構、規范組織制度和提升組織能力等手段,以培育孵化備案或草根社區社會組織作為當前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的主要路徑。

在解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難題方面,近年來,海口進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探索。

當前,秀英區正針對農技支持、老年人照料、特困人員和殘疾人幫扶等,培育發展農村社區社會組織,提供精準有效的專業化服務。同時,依托秀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社會組織提供共享辦公空間、能力建設培訓等一站式綜合性服務,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培育。

龍華區大同里社區經過彩繪后的石墩美化了環境。??谌請笥浾?康登淋 攝

在龍華區,大同街道大同里社區以“社工+社區+居民+志愿者”的形式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培育。龍華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還將結合目前基層社會治理經驗模式,推動社工在“五社聯動”(“五社”指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及社區自治組織)行動框架中發揮重要作用。

瓊山區除舉辦社區書記論壇、首屆社會組織年度展示活動外,還印發了《海口市瓊山區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計劃到今年6月,逐步健全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到今年底實現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5個社區社會組織,每個社區培育不少于1個“品牌”社區社會組織。

為解決社會組織培育難題,美蘭區于2017年成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該基地是全省首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重點培育和扶持與社區治理和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和居民互助類社區社會組織。

“今年我們將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在促進居民參與、提供社區服務、豐富社區文化、化解基層矛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谑忻裾窒嚓P負責人表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