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我知道,這兒是陜西,羊肉泡饃是這兒的特色美食。”這是樊城云興社區的一位小朋友在參加市樂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的兒童成長小組活動時說的。

2022年9月,依托市民政局“情暖襄陽”項目,市樂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云興社區,開展“優秀文化喜傳承 愛國情懷潤童心”兒童成長小組活動。活動圍繞“走進傳統文化”“我們的節日”“飲食的魅力”等主題開展,旨在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氛圍。

這樣的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活動,是市民政局連續多年實施的“情暖襄陽”項目中的一部分。2017年以來,市民政局以關愛未成年人為導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進專業社工機構到社區,精準聚焦未成年人需求,提供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服務,打造“情暖襄陽”未成年人社會工作項目品牌,建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三級未成年人關愛聯動體系,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統籌推進

市民政局每年實施“情暖襄陽”項目,將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困境兒童、流動兒童等未成年人群體分別作為服務群體,以社工項目為抓手,積極孵化、引導社會組織申報設計服務項目,提供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服務,參與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來。

2022年,市民政局共實施“情暖襄陽”八個未成年人服務子項目,在13個鄉鎮(街道)、30余個村(社區)為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等未成年人群體開展服務,累計開展個案輔導21個、小組活動26場、社區活動130余場。

夯實基礎

今年6月,市民政局印發《2022年全市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和社會工作站“兩站合一”建設方案》,明確加快推進雙站建設,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陣地建設和人員隊伍建設。目前,依托“情暖襄陽”項目,全市已有48個鄉鎮(街道)、276個村(社區)建立了社工站(室),依托社工站(室)為全市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開展服務。

為進一步加強關愛未成年人人才隊伍建設,今年以來,市民政局組織開展“慈善一小時”線上交流培訓活動、2022年襄陽市社會工作者考試培訓、鄉鎮兒童主任培訓會等多項人才培訓工作,加強服務未成年人相關工作的經驗交流,提升相關人才的實務能力。截至2022年8月,我市已有2441人取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證書,具備開展服務未成年人相關工作的能力。

凝聚力量

市民政局實施“情暖襄陽”項目,引進專業社工機構,完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開展專業服務。以“社會融入”為切入口,為南漳縣長坪鎮易地搬遷家庭未成年人提供成長、人際交往、法治教育服務,搭建未成年人社會支持網絡;在襄州區張灣、西灣社區,開展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活動,開展藝術(音樂、書法、繪畫等)培訓、手工制作(拼貼、捏塑、雕刻等)、親情陪伴、學業輔導、自護教育和游戲互動等服務。

今后,市民政局將繼續實施“情暖襄陽”項目,充分發揮“五社聯動”各要素,撬動慈善要素,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來。

(記者 孫修廷)

標簽: 兒童成長小組 市民政局 情暖襄陽 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