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一些學校運動場地偏小,學生體育鍛煉受限。本學期,大慶路小學、人民路小學、長虹路小學、長征路小學、市三十八中、市三十五中這六所學校的新運動場建成,已投入使用或即將投入使用。

大慶路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建的運動場面積為2500平方米,中間為5人制足球場,四周是150米跑道,可滿足學校上體育課、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等的需要。

樊城區教育局計財股負責人康全忠介紹,除了這六所學校,市實驗中學、市二十中也將新建運動場。據了解,為了建設九所學校(包括市二十四中)的運動場,樊城區共投入資金4.6億余元,騰出2.9萬平方米的學生活動場地。

據介紹,樊城區教育局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今年3月,樊城區全面啟動“大體育·陽光運動”,通過深入推進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抓實體育大課間,廣泛開展體育社團活動,積極探索“體教融合”之路,努力實現“讓運動成為習慣,讓健康伴我成長”的教育愿景。在保障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程的同時,為深化大課間體育活動,該區在大課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鼓勵學校積極在大課間開展操舞類、技能類、體能類、游戲類等多種形式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并制定校級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全區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整體水平。

此外,樊城區教育局提出了“1+1+X”學校體育發展模式,根據學校區域和實際情況,科學劃分了諸如武術、操類、輪滑、舞龍舞獅、竹竿舞等項目的8個體育特色片區,各片區學校再單獨選擇三大球項目之一作為必選項目,并根據學校師資力量選擇若干項學校特色體育項目,進行系統式發展。樊城區教育局還配備了專職體育教研員,并在各片區設置教研中心校,組織由體育名師、骨干教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在專職體育教研員的帶領下對各片區的體育教研、社團活動進行專業指導。比如,樊城區王伙小學、普陀學校和清河口小學根據片區特色,聯合成立了棒壘球隊,三校共同訓練、共同教研、相互競賽,促進棒壘球隊專業化發展。

(記者 張麗)

標簽: 學校運動場地 體育鍛煉 體育場面積 樊城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