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說】
李法明/圖 嘉湖/文
據央視網報道,近日,一股“剩菜盲盒”風刮了起來。一些商店將打烊前未售出的食物隨機搭配,做成盲盒的樣子出售給消費者。參與過的人表示“手速慢還會搶不到”,但也有網友反映“剩菜盲盒”口感不佳、食用后出現腸胃不適。
剩菜也能做成“盲盒”,似乎再次印證了“萬物皆可盲盒”。從拓展銷路、減少餐飲浪費等視角看,“剩菜盲盒”不失為一種探索。但必須正視的是,在食品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此前,“快遞盲盒”“寵物盲盒”等已經被曝光出現了以次充好、張冠李戴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這也給“盲盒經濟”提了個醒——包裝和銷售形式可以“盲”,但品質和服務不能“瞎”。餐飲業尤其是剩菜,是否適合以盲盒的形式銷售,實在應該打上一個問號。要警惕有商家以“盲盒”的形式打掩護,去銷售低質甚至劣質的食品,進而威脅人們的健康、騙取人們的錢財。一方面,人們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費;另一方面,相關方面部門對“盲盒”的約束和規范應該更給力一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