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紓困在行動】
“跨過資金這道坎,企業干勁更足了”(主題)
(資料圖片)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劉凡
閱讀提示
針對市場主體的融資發展需求,福建加大金融紓困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引金融“活水”解企業發展之“渴”,及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助力企業送“寒”迎“春”。
拼盆、搬運、裝車……新春伊始,一株株色澤艷麗、寓意豐富的富貴籽迎來銷售旺季,看著工人們進進出出,忙得熱火朝天,福建龍巖市武平縣盛金花場負責人羅盛金對未來滿懷憧憬。
然而,就在前不久,他還在為50萬元貸款問題犯愁。
“受疫情影響,花卉市場不景氣,資金周轉困難。”出乎他意料的是,福建省武平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東留信用社工作人員了解情況之后,主動為企業辦理了無還本續貸。
“馬上就到生產旺季了,跨過資金這道坎,企業干勁更足了。”羅盛金說。
眼下,我國經濟正呈現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不少企業正全面恢復生產,開足馬力提產能,工廠處于滿產運行狀態,但卻受限于“囊中羞澀”。針對市場主體多樣化融資發展需求,福建打出金融幫扶“組合拳”,出臺系列降本減負舉措,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解渴”紓困。
“貸”動生意復蘇
記者了解到,解決盛金花場資金難題的,正是武平縣農信聯社為花卉企業量身定制的“福卉貸”。為破解貸款難、貸款慢、貸款貴等問題,福建銀行機構推出“外貿貸”“光伏貸”“林下貸”等多樣化政策性信貸產品,幫助困難行業和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相關數據顯示,武平縣東留鎮被譽為“中國富貴籽之鄉”,富貴籽產量占全國市場的95%以上。截至2022年末,“福卉貸”已惠及247戶種植企業,貸款余額3182萬元,其中續貸135戶。
在福建南安市,年后開工第一周,泉新紙塑包裝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已是滿負荷運轉。為拓寬企業融資路,提振發展信心,福建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銀行機構通過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幫助上游中小微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該公司正是受益者之一。
回憶起貸款申請的過程,公司總經理梁少寶豎起了大拇指:“建設銀行泉州分行根據供應鏈核心企業在平臺確認的應收賬款,在申請當日就為我們發放了164.2萬元貸款,利率低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0個基點,解決了復工復產的資金難題。”
“排污權竟然也可以用來貸款!”福建省福地化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就已經被評為當地的“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前段時間,在接到公司的融資需求后,興業銀行泉州分行為其發放了300萬元排污權抵押貸款,這種全新的形式讓企業負責人感到意外:“沒想到我們能這么快獲得貸款,還能為踐行‘雙碳’出一分力!”
據悉,福建積極推動打破傳統貸款擔保方式的壁壘,創新林業碳匯、生豬活體、財政獎勵款權利抵(質)押等產品,為中小微企業以動產和權利進行抵(質)押融資創造條件。
另外,2022年,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共同推出500億元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傾斜支持多個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中小企業。截至去年底,紓困貸款合計發放406.73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15%,支持中小微企業1.78萬家。
減費讓利應享盡享
一直以來,在金融機構辦理業務時,金額不大卻名目繁多的手續費讓企業“望而卻步”。疫情發生后,福建多點發力推動降本減負,引導17家銀行機構提高銀行賬戶服務費、人民幣結算服務費、刷卡手續費等8個規定項目讓利幅度,17家銀行機構新增支票手續費、銀行詢證函、不動戶管理費等32個自主減費項目,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福州優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無公害蔬菜種植與銷售的企業,作為沃爾瑪、麥德龍等大型商超的蔬菜供應商,日常采購款、勞務費、物流費等跨行資金結算量較大。尤其是疫情發生后,企業在果蔬采購、倉儲、場所消殺等方面的成本大幅增加。
當獲知公司賬戶開立行福建海峽銀行在原跨行轉賬實行9折優惠的基礎上,推出了企業網銀100萬元以下跨行轉賬手續費全免的政策后,公司財務負責人游吉旺欣喜地表示:“公司每月有數百筆交易符合減免條件,預計每年可節約近6萬元手續費,實實在在降低了經營成本。”
據了解,為確保減費讓利政策“應享盡享”,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優化配套服務,包括完善小微企業身份動態識別機制、建立誤收費容錯機制以及健全常態化企業回訪機制等。
及時高效做好增值稅留抵退稅資金退付工作,也是為企業降本減負的重要一環。位于寧德福鼎市的福建鼎盛鋼鐵有限公司,總投資規模130億元,于2021年10月正式投產,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量子電爐和ESP生產線,卻因疫情影響導致現金流緊張,一度瀕臨停產。
對此,國家金庫寧德市中心支庫與寧德市財政局、稅務局召開聯席會議,建立組合式減稅降費溝通協作工作機制,國家金庫福鼎市支庫啟動國庫服務快速通道,僅用兩個工作日就將2億多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資金劃轉到企業賬戶,及時緩解了企業現金流壓力。
為企業節省“腳底成本”
福建是外貿大省,企業進出口貿易業務跨境結算頻繁。為提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去年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持續擴大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貿易覆蓋面,形成了“企業越誠信、手續越便利”的示范效應。
“辦理跨境匯款越來越高效,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時間、人力成本。”參加試點后,福州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文瑞由衷點贊。該公司主營液晶顯示板加工生產,常年從事顯示器零部件進出口業務,跨境結算頻繁。
劉文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由于公司生產經營場所與經辦銀行相隔較遠,辦理跨境匯款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業務辦理時間至少7天。現在,大部分材料只需在網上提交即可,不到兩天就能辦好業務。
廈門市富美瑞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琴發現,銀行的開戶服務也變得更“貼心”了。近日,他通過平安銀行廈門分行微信公眾號預約開戶,并約定兩天后到柜臺辦理。銀行依據線上提交的材料先行完成了信息核查、盡職調查,辦理當日僅用30分鐘就完成了開戶。
“手機上一點就能輕松解決,開戶的同時還能‘一站式’批量開通工資代發、網上銀行及電話銀行等多項業務,不用像以前一樣來回提交資料,為企業節省了‘腳底成本’。”趙琴說。
泉州市元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同樣深有感觸。他的公司剛剛注冊成立便接到了意向訂單,讓他既高興又苦惱的是,由于辦公地點尚未正式啟用,銀行工作人員無法上門核實,訂立合同所需的銀行賬戶還未開立。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網點工作人員獲悉情況后,改用“簡易開戶”方式為其開立了基本存款賬戶。
陳先生喜出望外:“不到半個小時,公司接收合同定金所需的賬戶就開好了,幫助我們實現了‘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