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6日,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年產1.5億平方米瓦楞紙箱生產線建設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成為紅河州幅寬最大、車速最高、單機產能最大的高強瓦楞紙板生產線。
車間里,高速自動碰線機、自動堆紙架、高速全自動糊釘一體機等一臺臺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讓人眼前一亮。一卷卷原紙在短時間內迅速被加工成一張張平整度高、楞尖飽滿的瓦楞紙板,再經過工人們在機臺上的有序操作,一排排紙箱成品順著傳送帶整齊而出,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達到預期狀態。
數字大屏上,訂單狀態、總產出、總任務、生產速度、合格率等數據實時更新,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通過最佳參數的設定實現了提質降耗。
“七層瓦楞紙板生產線是整個項目的核心生產線,采用智能溫控系統及蒸汽二次回用系統,最高生產速度可達每分鐘300米,最大使用原紙門幅可達2500毫米,單班10小時生產的瓦楞紙板可達20萬平方米以上,在降低能耗的同時,還大大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開遠市紅投紙源制造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吳楠介紹。
此前,普通的瓦楞紙生產車間設備多、工人多、產品不合格率高。為此,項目在建設之初就決定走智能化道路,先后投入1.5億元建成占地1.77萬平方米的智能化廠房和車間,引進了高速七層瓦楞紙板生產線1條、高清多色印刷線2條及配套智能物流設施,生產過程中秉承高效綠色的環保理念,產品具有無毒無害、可再生利用、可快速降解等性能;三條生產線同時使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了生產管理數字化、生產控制智能化、安全管理標準化的數字化綠色發展。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廠房建設,所有設備已調試完畢,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全部投產運行后,可滿足開遠市煙草、農副產品、快遞物流等領域的包裝需求,預計年產值可達6億元以上,稅收約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