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智東村香椿種植戶正在包裝剛摘下來的香椿。
眼下正是香椿集中上市的時節, 新鮮的頭茬香椿,是北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密云區溪翁莊鎮東智東村“出品”的頭茬香椿,往年以市民采摘、農家樂采購和集市零售為主要銷售渠道,多年來,香椿種植都是村里的主要產業之一。今年受疫情影響,村民對香椿的銷路擔憂不已。為了打贏特殊時期的“農產品保衛戰”,溪翁莊鎮政府提前為村民聯系好電商平臺,還協助村內的年輕人做直播“帶貨”。在新營銷方法的“加持”下,現在,村內香椿的日銷量能達到3000斤左右。
“村里種植香椿的村民有100多戶,其中種植面積3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有32戶。每年,這些香椿都能給大家帶來3萬至10萬元不等的收入。”東智東村第一書記祝天明說,他們村的香椿種植戶中有不少是上了歲數的人,老人們很難“玩得轉”智能手機和網絡,疫情期間也缺乏其他的銷售渠道。所以,怎樣幫扶這些村民渡過難關,村兩委想了不少辦法。
密云區有不少特色農業,尤其是在生鮮電商銷售上,不少企業走在了全市前列。為了幫助村民打開香椿銷路,溪翁莊鎮政府找到了9家網店負責人,他們來到東智東村考察。很快,新鮮的頭茬香椿紛紛亮相網店。
“真是沒想到,電商直播讓農產品的銷路更暢通了!”祝天明說,在電商平臺的幫助下,東智東村香椿的銷售效率有了明顯提升?,F在,每天晚上9點前,專門負責對接電商平臺的村工作人員都會將訂單信息詳細統計出來,并挨家挨戶通知各家所需采摘的數量。次日清晨,采摘下來的香椿經仔細包裝后被送至村口處,由電商及快遞工作人員統一接收。
“小伙伴們,看看我們東智東村的頭茬香椿。我們這兒的香椿是純天然種植,以香、脆、紅聞名,是春天不容錯過的美食。” 除了通過電商平臺銷售香椿,村內的年輕人也站出來直播“帶貨”。4月16日一大早,李愛國就帶著塑料筐、鉤桿、三腳架和手機,來到香椿樹下,開始直播推銷。從香椿種植到土壤條件,李愛國侃侃而談。短短三天時間,東智東村經由他賣出去的香椿就近4000斤。用李愛國的話來說,“首次‘帶貨’,成果斐然,太有成就感了!”
早先這個好吃的小伙子注冊了名為“密云吃喝玩樂”的抖音號,平日以發送美食視頻為主,這回是他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為村民“帶貨”。“今年因為疫情,村里的叔叔和嬸子們都擔心香椿的銷售會受影響,我就想到通過直播的方式,幫香椿找銷路。”李愛國說,其實,第一次直播“帶貨”他心里也打鼓,當初定下的“小目標”是每天能幫大家賣四五百斤香椿。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一天就賣出了近一千斤。
如今,東智東村四萬余斤頭茬香椿已銷售大半,未來一周,二茬香椿也將陸續成熟上市??朔щy,積極應對,找到出路的村民們再也不為農產品滯銷發愁了。
標簽: 電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