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打開銷路,讓特色品牌農產品依然叫得響、賣得出?山東一些特色農產品產地轉變思路,因地制宜廣開銷售渠道,促產業穩定發展、農民穩定增收。
菏澤盆栽牡丹四季賣
牡丹能不能在家里或者辦公室里邊養邊賞?“牡丹之都”菏澤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們將牡丹植株進行了小型化定向培育,成熟后可放到辦公桌或者家中箱柜上養植。再加上經過不斷的技術革新,已經實現牡丹花一年四季按季開花,可以在家養和觀賞牡丹。”菏澤牡丹區黃堽鎮的溫德霍斯特(菏澤)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奇說,現在每天訂單有數百件,隨著疫情緩解,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訂單數量會逐漸增多。
據介紹,目前菏澤牡丹市場以賣苗為主,附加值低且市場幾近飽和,銷售時間和銷售范圍受到制約。去年開始,溫德霍斯特(菏澤)園藝有限公司與荷蘭溫德霍斯特園藝公司合作,進行輕型化基質栽培。根據不同生長期的要求,配制專用營養肥料,并利用現代溫室和冷庫設施對花期進行促控,實現了小型化、一年四季可長養、四季可銷售等優勢,打破了以往菏澤牡丹種植戶利潤低、銷售期短的弊端。
“對于我們店家來說,以前一株牡丹苗四元五元,到現在一盆50塊錢,收益很可觀。”從事淘寶牡丹銷售的張林茂說。
為了讓盆栽牡丹更有市場,當地根據植株特點、花型花色不同,給盆栽牡丹新的名稱,并采取高端禮品化包裝,不斷增值。為了解決疫情期的銷售問題,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溫德霍斯特(菏澤)園藝有限公司聯合當地的網絡達人,利用直播等形式,在網上宣傳盆栽牡丹。借助網上平臺,通過直播的形式在線現場銷售盆栽牡丹,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寺頭紅香椿“村企聯盟”促直供
春節前后是“中國紅香椿之鄉”臨朐縣寺頭鎮的香椿銷售旺季,但疫情給香椿銷售帶來了一定影響。當地各級各部門,齊心幫助農戶渡難關。
國網濰坊供電公司收購一部分供應食堂;縣里和鎮上通過聯系縣商務局、供銷社,對接華興、中百等大型超市,村里通過發動合作社收購;各鎮村干部利用微博和微信群平臺,發揮“互聯網+農業”營銷方式等,實現地頭直供,一天銷售2000斤左右。
為充分優化組合“三農”與企業資源,寺頭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搭臺、群眾參與原則,動員農業龍頭企業與相關產業村“聯姻”,實施“村企聯盟”。“在因為疫情等因素導致價格變動或滯銷時期,‘村企聯盟’最大限度地解決了部分銷售難題,穩定了價格,避免了紅香椿大量積壓,解決了以往商販聯手壓價造成農民損失的問題,還能保證企業有穩定原材料供應,真正實現村集體、老百姓、企業多贏。”寺頭鎮副鎮長吳振說。
乳山牡蠣社區團購火爆
每年春節過后是乳山牡蠣集中上市的季節,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線下銷售渠道不暢。為了幫助大批養殖戶解決銷售難的問題,乳山市海洋發展局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集團對接,開展乳山牡蠣網上促銷活動。3月初,乳山市海洋發展局聯絡阿里公司安排專業攝制團隊赴乳山,通過投放新媒體平臺快速傳播,邀請全國人民吃乳山牡蠣。通過多家平臺共同發力,乳山牡蠣每天線上銷售量在300噸以上。
“從2月初復工,我們這里就是滿負荷生產狀態。除了40多名工人,每天還需要雇30多個臨時工。”乳山市久鼎牡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宋鈺玲說,公司現有7艘船不停地從養殖區收牡蠣,還安排了兩輛大車沿著海邊從養殖戶手里收牡蠣。
疫情發生后,社區團購成為大家普遍認可并接受的形式,宋鈺玲立即推出了“千人社團團長培育計劃”,利用火爆的社區團購形式擴大牡蠣銷路,銷售額比往年同期至少增長20%。
“去年我們就探討自己搞網上直播,但苦于沒有專業人才,一直推進不快。我打算疫情過后馬上啟動大學生見習基地建設,吸引大學生和創業者們加入進來,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宋鈺玲說,下一步,將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細分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標簽: 特色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