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剛宣布轉型更名的社區(qū)團購平臺“蜜橙生活”(原名“同程生活”),于7月7日晚間再度發(fā)布公告稱,“幾年來因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公司決定申請破產,現擬提出破產申請。”
7日下午,南都記者探訪了該公司位于廣州分公司的辦公室,大量供應商前來尋求退款、退押金等事宜,等待負責人出面協商。而該公司多數員工已撤離,僅有個別員工在現場維持秩序。有工作人員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和供應商做款項意向溝通,如若溝通不成,建議供應商通過法律途徑處理。
“我是去年底簽的合同,原本正常是30天會回款一次,但是到今年越來越慢,6月份才把4月的款結給我,現在欠款有十多萬”,一位同程生活食品類供應商向南都記者談到,到目前,廣州公司給供應商的解決方案有資產抵債、入股和起訴三種。另一位生鮮品類供應商告訴南都記者,去年平臺的回款就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以前最快次日就能結款,但是后面幾筆拖一個多月”,到現在一些供應商被拖欠百萬、甚至千萬元,供應商現在普遍已經不供貨了。
南都記者在現場注意到,7日下午,同程生活廣州分公司(廣州千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向供應商發(fā)出的款項意向溝通書中,給出了以資抵貨款的處理方案,即“接受公司用物資抵扣貨款的方案(物資包括不限于冷藏車、叉車、卡板、鐵籠、膠筐、保溫箱、貨物),接受公司合理的物資分配”,及“以資抵貨款的交接方式”處理債務問題,并表示,“如溝通不成,可通過正常法律途徑進行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同程生活是由同程集團內部孵化的社區(qū)生鮮電商平臺,2018年底正式上線,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為其運營主體。2018~2020年期間先后獲得過同程資本、真格基金、君聯資本、金沙江創(chuàng)投、百果園的多輪投資,去年6月,同程生活獲得了由JOYY歡聚集團領投的2億美元C輪融資,系公司成立以來最大單筆融資。期間,同程生活通過和千鮮匯、鄰鄰壹、考拉生活等區(qū)域品牌合并,在華東、華南珠三角、西南等全國多范圍擴張。
據去年披露的信息,同程生活自上線以來深耕華東、華南兩個經濟大區(qū),實現規(guī)模化增長,過半城市盈虧平衡,2020年的GMV接近100億,接下來的目標是翻三倍、并實現整體盈利。而到了今年,在“興盛優(yōu)選”、“十薈團”等社區(qū)團購平臺紛紛獲得融資的同期,同程生活卻一度被傳出部分地區(qū)店面“關停”的消息。
例如,此前4月有報道稱,因戰(zhàn)略性調整,作為同程生活最重視的市場之一的湖南區(qū)域暫停運營、團點關閉。南都記者此前采訪發(fā)現,用戶通過同程生活下單購買生鮮,即便距離自提點1公里內,用戶若未滿足“達到百元金額配送額度”的發(fā)貨條件,也無法下單。
據官方資料,創(chuàng)立之初,同程生活旨以生鮮非標品為切入口,打造下沉市場的生鮮超市電商,生鮮品類占比達70%,其他品類涉及居家用品及周邊服務,主要采用“上游規(guī)模化源頭直采+下游社區(qū)自提”的模式。但如今,該平臺的生鮮品類占比已大幅下降,服飾、母嬰、洗護取而代之作為主推品類。
南都記者試圖通過小程序下單,部分商品在多個地址均被提示“超出配送范圍”,平臺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目前公司自提業(yè)務在調整,自提的商品無法下單,以快遞到家為主。”
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何鵬宇日前在面向員工、供應商發(fā)的內部信中表示,“公司發(fā)展到2020年年中已經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發(fā)展階段,前端履約已經打平”,“但自從2020年9月份開始,社區(qū)團購行業(yè)風云突變,行業(yè)從‘拼創(chuàng)新’、‘拼執(zhí)行’的時代轉變成‘拼資本’‘拼補貼’的時代。”
據悉,為爭奪市場,多多買菜、橙心優(yōu)選等平臺去年均投入補貼擴張,加上多個互聯網巨頭紛紛下場,社區(qū)團購賽道一時進入靠低價換市場的“野蠻生長”階段。不過,今年6月,數家社區(qū)團購企業(yè)被要求下架一分錢秒殺類活動,監(jiān)管部門還要求多個相關平臺收緊相關補貼,不得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有接近同程生活的知情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位于蘇州總部的辦公樓已經無人辦公,員工多數已經遣散。在他看來,“擴張速度太快,線下在倉庫物流方面投入太多,以致入不敷出,錢燒得太多,現在又沒有融資進來,資金肯定就斷了。”
7月6日,同程生活發(fā)布更名公告:“即日起,蘇州鮮橙科技原品牌名由‘同程生活’更名為‘蜜橙生活’,將進一步加大團長私域流量及直播供應鏈端投入,為團長(KOL/KOC)提供優(yōu)質商品。”同日,何鵬宇在發(fā)布的內部信中提到,“鮮橙科技正面臨創(chuàng)業(yè)以來最困難的時刻,現在必須做出戰(zhàn)略上的轉型調整,圍繞團長進行供應鏈的創(chuàng)新,包括私域流量運營、直播運營、供應鏈賦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