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G牌照發放兩年多來,中國聯通切實履行中央企業的職責使命,堅決將5G建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落實,在5G建設、行業應用、終端服務等方面發展成效顯著。從“改變世界”到“與智慧同行”,中國聯通在強調創新的同時也不斷提高“智慧”水準。當前,中國聯通正以5G為契機,擘畫數字化轉型新藍圖,邁上更高臺階。

5G領航新基建共建共享結碩果

2021年,中國聯通全面開展“匠心網絡新基建”重點攻堅工程。公司積極推進5G共建共享,做好網絡部署,持續打造“覆蓋廣、網速快、體驗好”的全球領先的5G精品網,實現市區、主要縣城、發達鄉鎮的5G覆蓋,優化覆蓋廣度與深度,實現速率領先,確保5G口碑領先。

中國聯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5G發展、加快5G新基建等重大決策部署,堅定踐行央企責任,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與中國電信的5G共建共享,加快5G網絡部署。

近兩年來,中國聯通加速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推動5G網絡發展,與中國電信聯合建設了全球首創、規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網絡。截至目前,中國聯通累計開通5G基站44萬個,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及重點縣城的5G室外覆蓋。

共建共享模式是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創新5G網絡建設的重要模式。在共建共享模式下,5G建設速度翻倍、覆蓋翻倍、帶寬翻倍、容量翻倍和速率翻倍,大幅提升網絡效能、投資效能,為全球5G網絡發展提供了創新部署方案。

共建共享模式實現了進度翻倍、覆蓋翻倍、帶寬翻倍、速率翻倍,開創了運營商合作互利、良性競合、共贏發展的新局面,獲得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國務院國資委、工信部等主管部委的多次表揚。到2020年5月底,5G共建共享已為雙方節省投資超800億元。

中國聯通積極發揮技術引領作用,以高起點網絡建設拉動5G設備、終端、芯片產業鏈的發展。在技術標準方面,完成了2.1GHz NR大帶寬共享等多項5G國際標準制定,針對5G終端射頻、毫米波、eSIM卡、5G消息、切片、功耗優化、VoNR、AI測評等前瞻性技術領域完成了多項國際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

在網絡演進方面,中國聯通堅持以SA(獨立組網)為目標架構,組織開展多款首發SA芯片及終端的大規模端網兼容性測試,持續開展網絡性能驗證和技術創新,通過深度參與5G射頻前端、芯片、模組、終端產業鏈的功能定制,積極推動5G終端迭代升級,持續增強5G的行業支撐能力。

2020年9月,中國聯通率先實現了5G SA網絡規模化商用,邁入全球SA商用第一梯隊。中國聯通積極推動200M大帶寬、大容量、高性能基站設備研發,通過3.5GHz 200M載波聚合,率先在商用網中實現5G中頻段2.7Gbps的全球最高速率,通過試點300M載波聚合,實現4.7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

中國聯通堅決打造技術領先的5G網絡,積極推進5G網絡的技術演進,部署全球首批SA網絡,協同芯片、終端、設備廠家攻堅克難,推動5G產業鏈發展,實現SA商用。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已具備SA網絡端到端商用基礎能力,多個城市實現SA網絡全覆蓋。當前,中國聯通正積極穩妥地加快SA商用進程,全力提升5G網絡對用戶和行業應用的支撐能力,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全社會數字化轉型。

目前,中國聯通已完成2021年5G工程主設備技術規范書編制和集采測試,在進一步推進5G建設的同時,將繼續穩妥推進NSA網絡向SA網絡演進,加快R16新技術的研究和部署,推進網絡終端切片、uRLLC商用,部署FDD﹢TDD CA,推動SA終端、應用發展,促進SA產業鏈成熟,攜手5G合作伙伴創新生態合作模式,構建ToB業務領先能力,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

同時,中國聯通根據光纖寬帶網絡優化進展情況,適時推出5G“三千兆”融合套餐;以5G為牽引、全千兆網絡為基礎,提供5G、千兆寬帶、全家WiFi,推出家庭網絡及設備全網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融合移動、固話、寬帶業務,涵蓋沃家神眼、沃家電視、智能家居、在線教育等場景,實現全屋智能化服務。

為了帶給用戶良好的網絡體驗,中國聯通以打造技術先進、覆蓋廣、網速快、體驗好、效能高的5G精品網為工作目標,全方位深入開展5G網絡優化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嚴把5G入網質量關,夯實網絡基礎。二是發揚工匠精神,精耕細作5G網絡,確保用戶感知良好。三是深入實施以場景化為基礎的精準網絡質量管控機制,切實保障5G網絡不斷提質增效。四是積極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感知進行畫像,以用戶為導向,精準、高效解決網絡問題,不斷提升用戶5G網絡感知。

5G終端用戶感知良好

面對5G手機終端,消費者可能面臨幾個主要問題:要不要換5G手機?5G套餐會不會很貴?5G會給生活帶來哪些新體驗?然而,5G發牌兩年多來,這些疑問似乎也隨著消費者體驗而迎刃而解。同時中國聯通不斷推出利好政策降低5G消費門檻。

為了方便用戶使用5G網絡,中國聯通采取了多項舉措。比如,在5G登錄網絡方面,中國聯通實行默認登錄網絡策略,即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不換套餐,持5G手機可直接登錄5G網絡,體驗5G網絡服務。

在資費套餐方面,中國聯通推出了暢爽冰激凌5G套餐系列、王卡5G套餐系列等,用戶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享受更高速率的5G上網服務。針對不愿意變更5G套餐的4G存量用戶,中國聯通推出了多檔5G升級包,訂購5G升級包的用戶,可享受流量更多、速率更快的5G上網服務。

5G商用,終端必先行。中國聯通全面實施“手機5G化、制式通用化、價格民眾化和終端泛在化”終端“四化”策略,開放合作,推動5G三大場景下的手機和泛智能終端產業發展。

截至2021年6月,中國聯通5G手機銷售占比已超80%,通過推動用戶5G換機,提升用戶5G體驗,塑造了“買5G,到聯通”的市場口碑。除了5G手機,數據連接終端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近兩年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是5G CPE終端。中國聯通與紫光展銳合作推出的VN007是國內首款千元內的5G CPE。除了移網5G,F5G固網終端在近兩年也加速演進,在疫情的催化之下,F5G路由器有望成為2021年度熱銷終端。

中國聯通積極探索運營商特色的終端商業模式創新,匯聚產業鏈生態資源,通過“自主品牌、自主終端、自主運營”,進一步發揮終端的渠道觸點與業務承載、賦能作用,將終端作為業務發展的放大器與抓手。通過開放市場終端運營,優化資源配置,實施終端與泛終端平臺化電商化供應鏈升級,不斷提高產品的性價比與豐富度。2021年1月25日,中國聯通發布了自主品牌U-MAGIC,同步上市優暢享20/20 Plus兩款5G手機。后續中國聯通將圍繞5G手機、智能網關、IPTV機頂盒、WiFi 6路由器、攝像頭、智能門鎖等通信相關品類擴充自主品牌終端生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快速、更全面、更安心的端到端通信服務。

5G助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時至2021年,“工業互聯網”已經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顯示了國家層面對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視程度。在工業互聯網業務拓展方面,中國聯通聚焦煤炭、鋼鐵、服裝、家電、汽車、港口、電力熱力、石油化工、專用裝備、計算機電子十大行業及產業集群,分類實施市場拓展。

在汽車制造方面,全國首個在汽車行業應用的5G切片﹢ MEC項目落地中國一汽。了解到中國一汽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后,中國聯通以5G獨有優勢切入,利用5G網絡結合MEC專網、切片等技術,提出“全連接工廠”概念,助推中國一汽“四化”藍圖落地。全連接工廠涵蓋各子公司及合作公司的業務數據、生產數據,以數據中心模式統籌規劃,橫向拉通各業務管理系統,通過共享邊緣模塊,逐步遷移一汽各分子系統,實現數據的互通及整合,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在智慧煤礦方面,山西臺頭煤礦在中國聯通5G技術的加持下著手打造智能礦山項目。5G設備下井,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網絡技術難以適應井下高危環境、惡劣環境、移動生產環境及生產現場環境多變、戰線長、設備及傳感器數量龐大、用人多等問題。為了實現5G對臺頭煤礦智能綜采工作面的改造,中國聯通在工作面部署了“1個核心控制系統﹢9個子系統”,并針對綜采設備的控制系統進行改造。5G網絡負責高速且可靠地將指令傳送給安裝在采煤機上的控制器,控制采煤機的工作。

在電力電器方面,中國聯通在對格力電器(珠海)的5G專網改造項目中,建設了國內首個基于MEC邊緣云﹢智能制造領域5G SA切片專網,標志著5G專網正式在智能制造領域展開應用。目前格力電器已完成產線無紙化首檢業務場景驗證,大大提高了首檢效率;同時,格力首次將產線視頻接入企業內網,實現多路工業攝像頭回傳視頻,基于產線AI行為識別,在壓縮人力成本的同時提高監控質量;格力成功打通AGV集中管理平臺、MES生產系統、車間梯控系統以及倉庫機器人協同作業系統。

在傳統紡織方面,中國聯通攜手福建長源紡織,在傳統紡織行業先行一步,以5G﹢細絡AGV項目為抓手,探路智能工廠建設,助力智能制造。5G技術大帶寬、廣連接、低時延的特性,可以提供端到端毫秒級的超低時延和接近100%的高可靠性通信保障,實現AGV在運行過程中的信息同步,使AGV在運行過程中實時進行控制信息交互,實現關鍵位置和舵角等信息的實時同步,能夠及時調整每臺AGV的速度、加速度和舵角等信息,解決大型結構件的搬運問題,提升配送效率,保障AGV安全運行。

在智慧港口方面,2021年4月,中國聯通正式啟動位于河北省滄州市黃驊港散貨碼頭的5G智慧港口項目,這是中國聯通繼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后又一階段性成果。中國聯通針對煤炭港口“裝、翻、取、堆”中的高精度定位定姿、復雜海況下的定位“飛點”、PLC工控系統對接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探索出一套集軟硬件于一體的5G﹢北斗高精度位姿測量自動化裝船控制系統,并通過5G專網實現數據本地化處理,與PLC、港口可視化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應急處置系統實時交互,打通煤炭碼頭無人化作業的最后一個環節。

5G應用賦能千行百業

為充分把握數字經濟戰略機遇,近兩年來,中國聯通正全面推動5G與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相互賦能,在交通、健康醫療、教育、能源、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加速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早在2019年,中國聯通深刻認識到5G重在應用、應用重在生態,當年4月聯合32家產業鏈重點企業,正式發起“中國聯通5G應用創新聯盟”。截至目前,聯盟會員數已超1000家,140家理事單位涵蓋5G重點行業和產業鏈各環節。為進一步支持5G產業發展、賦能千行百業,中國聯通先后發布了“三大聯合創新行動”以及“六大賦能行動”。中國聯通將持續以聯盟作為公司5G生態合作的平臺,秉持“務實、開放、創新”的態度,精誠合作,與會員共拓5G藍海。

兩年來,中國聯通在5G賦能千行百業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在智慧醫療方面,基于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于2020年11月20日啟動,12月底即完成建設并全面上線使用,中國聯通在海南打造的這項工程實現了對海南7家三甲醫院、18個市縣的縣級醫院、340家鄉鎮級醫療機構和2693個村衛生室的5G智慧化升級。這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5G商業應用項目,也是全國第一個基于5G覆蓋全省所有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診斷信息化項目,可實現上級醫療機構通過5G遠程診斷系統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支持,助力實現“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

在智慧養老方面,貴州省貴陽市太陽谷5G全感知智能康養社區已經實現5G網絡全覆蓋,智慧社區建設已完成,智慧健康、智慧養老正在穩步建設中。這是中國聯通5G技術在康養產業的首次應用。5G應用項目逐漸落地,社區建設覆蓋了監控安防、樓宇可視對講、二維碼門禁、智慧停車、智能家居、無人駕駛安防巡邏、數字水電表、煙感等方面。在聯通5G的支撐下,太陽谷適老化改造也成為社區建設的重點,在公寓中提供了適老化家居、一鍵拉繩報警、機器人、AI語音響應、跌倒報警等軟硬件服務。

在智慧文旅方面,中國聯通借助信息化技術,為杭州大徑山打造了基于5G網絡,以旅游大數據為中心的多應用體系支撐的開放式智慧旅游數字平臺,通過對游客客源、游客行為、旅行軌跡、景區交通等的分析,提供游前旅游趨勢預測及智慧營銷、游中人流量監控及預警、游后客源分析的全生命周期旅游大數據產品和服務。中國聯通為大徑山打造了5G﹢VR體驗區,結合徑山雙溪漂流、花海等實景,為游客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式、互動式體驗,使游客在游戲中體驗和領略大徑山優美的風景。

在智慧教育方面,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下沉,5G遠程教學彌補了教育資源之間的鴻溝。在海南,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教師劉鈺在教室里通過中國聯通5G遠程教育系統組織海口和三沙雙邊音樂教學,同唱一首歌。這是5G在海南遠程教育中的首次應用。永興學校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是中國最南端的學校。在瓊海市博鰲鎮中心學校,5G全息課堂正在進行中。文昌中學物理名師正通過5G全息課堂為博鰲的初二學生講授小衛星模型的組裝與制作。該5G全息課堂項目是海南省落地的首個5G全息課堂。

在智慧交通方面,2020年,中國聯通在和宇通打造5G自動駕駛項目的同時,還聯合鄭州公交、天邁科技、中興通訊打造5G智慧公交車,通過5G網絡和車載CPE的對接,升級現有車載信息化系統,實現司機駕駛狀態監管、車載高清視頻監控實時回傳、車載高清富媒體影音體驗、車載5G轉WiFi公共體驗等,為公眾出行保駕護航。同樣在2020年,中國聯通發布了全球首條城市開放道路“5G自動微公交”示范線路,首創5G無人船巡河技術,聯合吉利汽車研究院、華為打造業界首個基于5G MEC邊緣云的智能駕駛示范標桿。

人類社會正進入數字化社會新時代。為了激發數字化發展新動能,中國聯通把握數字化轉型新機遇,深耕5G建設與發展,深入打造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信息安全為核心的數字化能力體系,形成了云網融合以及數據治理、數據服務、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優勢,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共同為創造人民美好信息生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

標簽: 5G 發牌 兩周年 中國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