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東北首座核電站全面投產,紅沿河成為國內在運最大核電站
6月23日21時35分,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圓滿完成,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標志著作為東北首座核電站、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的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全面投產,并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紅沿河核電站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4臺機組采用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R1000核電技術,于2016年9月全部投產商運。二期工程(5、6號機組)于2015年開工建設,采用中廣核全面升級的ACPR1000核電技術,實施了蒸汽發生器二次側非能動余熱排出、非能動應急高位冷卻水源、非能動堆腔注水等38項技術改進,具備三代核電技術特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伴隨著6號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671萬千瓦,成為我國目前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據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偉明介紹,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始終堅持以“四零”為目標,精細化構建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自項目開工以來一直保持安全生產零重傷、零火災、零輻射事故,連續5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估“雙八級”,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同時,5、6號機組使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拓展了國產設備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應用。(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友婷 通訊員 蔡鵬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