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農商行或許沒想到,這單本應一年就可以結束的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會拉扯5年有余,到了2019年還未結束。
時針撥回到2012年年初,陳海山(化名)以他人名義在遼寧省大連市注冊了大連泰德匯豐有限公司(下稱“泰德匯豐”),實際控制公司的業務運營。
根據記者采訪的知情人士透露,設立公司后的第二年,陳海山涉嫌以泰德匯豐為主體,通過私刻國企蘿卜章偽造應收賬款,PS增值稅發票,偽造公司財務報表、貿易合同等方式,從包括大連農商行在內的六家銀行獲取數十億元的貸款資金。大連農商行于2017年一紙訴訟將其告上民事法庭,官司至今尚未結束。而在這起案件中,銀行大連銀保監局認為銀行在放貸過程中存在貸前審核不盡職、以貸還息等多種問題。
采訪過程中,記者多次聯系大連農商行求證,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不嚴
泰德匯豐是一家主營煤炭運銷的公司,而煤炭貿易商在2013年前后的日子并不好過,與前兩年各銀行爭搶煤炭貸款客戶的情形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
彼時,銀行內部調信貸結構已成重點,各大銀行對于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領域發放貸款較為審慎,在此背景下,煤炭貿易商通過應收賬款或承兌匯票質押進行融資明顯增多。
陳海山與大連農商行的交集就是從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開始的,后續還有流動貸款、抵押貸款、綜合授信等。2014年9月,泰德匯豐利用白山熱電有限公司(下“白山熱電”)的應收賬款進行質押融資,在貸款申請中,給大連農商行提供的多張增值稅發票,顯示金額為9357142.90元/張,對手方是白山熱電;第一財經記者對比發票票號和開票時間,在泰德匯豐的稅務報表中發現,這些發票實際金額為110萬元/張,且對手方并不是白山熱電,而銀行并未發現此事。
一位在國有大行從事信貸業務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在貸前作盡職調查時理應對材料進行審慎審核,尤其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像增值稅發票這些材料,一般都會在網上進行查驗,出現如此明顯的假票的可能性并不大,可能是銀行審查沒做好。
前述知情人士向記者提供的一份大連銀保監局于2019年7月19日開具的信訪意見書顯示,大連農商行確實存在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不嚴的問題。對此,第一財經記者于2019年8月9日向大連銀保監局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大連銀保監局給出的回應是:“(流程)已到業務處室,但尚未收到回復。”
泰德匯豐類似的做法還發生過多次,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間,泰德匯豐通過相關公司交易獲得資金累計約9500萬元;2014年9月11日至2015年3月9日期間,獲得資金累計約9500萬元,合計約2億元。
“移花接木”后以貸還息
值得注意的是,大連農商行在給陳海山貸款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可能虛造貸款材料的蛛絲馬跡。
在2015年未如期收到與泰德匯豐交易的兩家企業的貨款時,銀行便進行了調查。該行營業部總經理喬維(化名)在和知情人士的溝通中透露,銀行內部調查后發現,以國企應收賬款擔保的貸款,三方協議上的企業印章為虛假印章,當時銀行員工并未當面看到兩家企業給擔保協議蓋章,后來陳海山也承認印章是虛假的。
但銀行并未就此給泰德匯豐斷貸。喬維稱,銀行并沒有追究陳海山的責任,而是讓他以追加擔保人抵押物進行抵押擔保的方式重新辦理了貸款,同時撤回了兩家企業電廠的付款義務,以此來替換之前的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借新還舊。
在該貸款轉換過程中,大連農商行內部也有爭議。喬維說:“當時行里有人不同意,認為即使增加抵押物,也不應該把兩個國企電廠取消掉。”但大連農商行最終放棄了所謂的國企擔保,而是追加了擔保人的抵押物,銀行和泰德匯豐之間的貸款關系得以繼續。貸款到期后,陳海山也未能還上貸款。
除了“移花接木”,大連農商行還有可能幫助泰德匯豐以貸還息。喬維曾提到,在泰德匯豐的多次貸款過程中,大連農商行還幫助陳海山多貸出一千萬,這一千萬先打到大連天瑞恒信有限公司(下稱“天瑞恒信”,系陳海山控制)賬戶上,緊接著轉到泰德匯豐的賬上,泰德匯豐利用這筆錢還了利息。“2018年3月(大連)銀監局就已經查出了這件事。”喬維稱。
這在泰德匯豐公司的賬戶流水上也有跡可循。2016年5月20日,泰德公司賬戶上突然進賬1000萬元,在此之前,泰德公司的賬戶余額為0。與此同時,天瑞恒信的一張大連農商行借款憑證(單位)顯示,2016年5月20日,天瑞恒信向大連農商行營業部借款1000萬元,起息日為2016年5月20日,到息日為2017年5月12日,借款用途為購煤,審批人欄蓋有喬維的簽名章。
緊隨著1000萬元之后的還有大連農商行8765萬元的放款,該筆貸款到賬時,泰徳匯豐賬戶同步有資金流出,共計10筆,金額共計約915萬元,賬戶余額為8850萬左右。
大連銀保監局的信訪意見書顯示,大連農商行向泰德匯豐的關聯公司天瑞恒信發放的1000萬貸款中,其中部分貸款資金用于償還了泰得匯豐的貸款利息。
另外,5月20日,在8850萬元賬戶余額中,又有多筆資金被大連農商行劃走,其中有一筆金額為1065萬元。結合此前判決書的信息,泰德匯豐于2016年5月20日共償還銀行1065萬元貸款資金,那么,此舉是否又涉及借新還舊?
“喬維告訴我,銀行發現陳海山無法還錢后,2016年貸給陳海山的錢基本上都是‘借新還舊’。”知情人士對記者說道。
上述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在明知貸款人無法還貸的情況下繼續放貸,不排除幫助貸款人借新還舊的可能。實際上,無論是以貸還息,還是借新還舊,都可以看作是銀行緩解不良風險暴露的方式。
“以前是有一些銀行會通過借新還舊暫時藏藏不良,但現在隨著監管例行檢查、專項檢查等檢查力度的加大,大多都不敢這么操作了。”他對記者稱。
大連農商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該行營業收入8.91億元,實現撥備前利潤3.32億元,實現凈利潤0.57億元。但該行并未公布不良率、資本充足率等信息。
根據此前信息,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不良率高達9.95%,較2017年末的4.95%大幅上升5個百分點,而2016年末的這一數字為2.91%;同期,撥備覆蓋率由2017年末的103.86%下降47.84個百分點至56.02%,遠低于監管紅線。
關于不良率激增的原因,大連農商行曾總結道,不良率激增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自然災害頻發,涉農貸款受到自然災害影響;二是區域經濟下行間接影響信貸資產質量。
記者最新獲悉,目前陳海山未償還欠款1.978億元及利息351.56萬元債權已被大連農商行轉讓至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
標簽: 大連農商行